答疑解惑第十三期--贸易统计

来源:中国信息报 发布时间:2025-07-04

零售业的定义是什么?有哪些具体业态?

零售业指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门零售商店、品牌专卖店、售货摊等主要面向最终消费者(如居民等)的销售活动,以互联网、邮政、电话、售货机等方式的销售活动;谷物、种子、饲料、牲畜、矿产品、生产用原料、化工原料、农用化工产品、机械设备(乘用车、计算机及通信设备除外)等生产资料的销售不作为零售活动;多数零售商对其销售的货物拥有所有权,但有些则是充当委托人的代理人,进行委托销售或以收取佣金的方式进行销售。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单位)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分类原则是,零售业态按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分类。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有店铺零售业态分为便利店、超市、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百货店、购物中心、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集合店、无人值守商店等;无店铺零售业态分为网络零售、电视/广播零售、邮寄零售、无人售货设备零售、电话零售、直销、流动货摊零售等。

为什么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及相关商品类值增速与直接用两年同期绝对值计算的不一致?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的调查对象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及相关商品类值同比增速时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年企业(单位、个体户)的统计范围尽可能一致,与上年公布数据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统计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而退出范围,还有新开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相关指标增速与直接用两年同期绝对值计算结果的差异。